“弘文馆。”薛夙笑的如同下蛋老母鸡,十分得瑟。
秦风翻了个白眼,弘文馆怎么了,这可是大唐图书馆,校书郎就是图书管理员,很高尚霸气的职业,你懂吗?
有多少大人物是从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业走出来的?哪一个不是名震全球?
弘文馆原名修文馆,李世民继位后,便下令在弘文殿聚书二十万卷,设立弘文馆,即为国家藏书之所,亦为皇帝招纳文学之士之地,集聚了褚亮、姚思廉、蔡允恭、萧德言等英才,为“六学二馆”之一。
六学指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小学、律学、书学、算学,隶属国子监,是大唐最高学府。
二馆指弘文馆、崇文馆,设学士二人及校书郎各二人,掌经籍图书,校理书籍。
弘文馆置学士,掌校正图籍,教授生徒;遇朝有制度沿革﹑礼仪轻重时,得与参议。置校书郎,掌校理典籍,刊正错谬。设馆主一人,总领馆务。学生数十名,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,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。
李世民麾下明年将出炉的十八学士,所谓学士,就是弘文馆学士,就问你牛不牛。
李世民和他们“引礼度而成典则,畅文辞而咏风雅”。
“听朝之际,引入殿内,讲论文义。”“或至夜分而罢。”弘文馆堪称荟萃人才,开拓文化,功不可没。
房玄龄受诏重撰《晋书》,杜如晦受命订定各种典章制度。陆德明、孔颖达都是唐代著名经学家。
这些文化人,可以说是李世民的“智囊团”。有的为制定国策出谋,有的为撰写史书效力,有的写诗撰文为文化发展献才。
李世民和弘文馆的这些文人共商朝政,重视文化,自己也努力创作。他的宫廷诗,气势浩大;他的山水诗,韵味悠长;他的咏怀诗,慷慨激昂。
弘文馆是大唐文化的熔炉,尽管规模不太大,但在这里集聚和造就了一批人才。
如今秦风被弄到弘文馆,他虽然知道李世民的用意,却颇不以为然,是金子总会发光的,他怕自己的光芒太盛,淹没了初唐文华。
喜欢唐士无双请大家收藏:(m.31wxw.cc)唐士无双三易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